評課教學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評課教學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評課教學總結1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教師展現才能的良好舞臺。我校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與配合下,于20xx年9月7日10月22日進行了為期六周的第六輪聽評課活動。這項活動主要經歷了:宣傳與學習準備與展示互評與總結三個階段。根據此項活動的開展情況,學校考核小組的反饋總結,一句話:有成績,有問題,今后更需努力!
一、成績方面
1、學校領導思想上高度重視。學校領導特意要求將每位教師的授課日程以校信通的方式傳達給全體教師,望大家都能積極聽課,參與評課,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另外韓校長、吳主任、劉主任等學校領導也以身作則,積極參與聽評課活動中去。
2、廣大教師行動上倍加努力。在平常的教學中,有部分教師隨意性較大,如先上課后備課、不帶教具、不寫板書、不用普通話等現象均有發生,但在這次聽課活動中這些現象均已消除。代之以新的是帶著教案、帶著教具、甚至自覺利用多媒體上課,語言也精彩了,書寫也規范了。比如:呂會玲老師、劉吉曉老師、邢玉紅老師、王會麗老師、樊曉娟老師等都能熟練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授課,劉巧紅老師、王會麗老師等課堂上語言優美、抑揚頓挫,倍受學生的歡迎。所有現象表明,教師們的行動都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3、廣大教師要求上倍感嚴格。“六步”教學模式是我校的教學
特色,從被聽課教師的課堂教學上可看出,我校教師都能嚴格要求自己,按照模式進行施教。不論是新授課還是實驗課都是如此,而且還運用的靈活自如。如呂會玲老師的化學課《制取氧氣》,是一節實驗課,真正做到了規范學習和靈活運用。
4、廣大教師方法上倍覺靈活。思路就是出路,方法就是成果,創新就是成效。我校教師李艷萍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善于改革創新,敢于大膽嘗試,形成了獨特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分組合作學習,平均分配各組成員,指定小組長,任務角色分工明確,將“六步”課堂教學模式融入其中,真正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效果顯著。這種學習方式深值其他教師效仿。
二、存在問題
1、覺悟程度不到位。對于這次聽課,個別教師思想落后,認識不到位,錯誤地認為學校開展這項活動是給教師添忙加亂,是打亂正常教學秩序……,其實,有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學校開展此項工作是長期的,其真正目的是促課堂有效、促質量提高、促學生進步、促教師成長。
2、備課深度不夠。有部分教師為了應付學校檢查,照搬往年的舊教案,思想仍停留在原有的.經驗階段,不去學新的知識,不去創新,就不會有進步。學生要一杯水,教師不再是一桶水,而是長流水。
3、課堂教學激情不高。課堂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是師生融合在一起相互學習的大舞臺。教師要充滿激情,要能靈活駕馭課堂,使沉睡中的學生清醒過來;使迷茫中的學生接受知識的洗禮。
4、教學效度不明顯。課堂教學中,教師們也都展示了最出色、最優秀的一面,但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課堂效度不高,目標達成率低。課下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彌補,再加上我們的學生基礎差、底子薄,長此下去,學生負積累就會越積越多。
5、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率不高。新時代的教師要能盡快適應新時期對我們的新要求,不要做電腦盲。
三、建議
1、全體教師要“學”字當頭。千困難、萬困難,唯有學習才能解決困難。作為一名教師,要想不斷提升自己,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不斷學習。學習本學科知識,學習外學科知識,學習自然知識,學習社會知識,是新理論、新知識、新經驗為我囊中之物,為我所用。
2、全體教師要“干”字當頭。說千到萬,“干”是根本。教學要的是真功夫,來不得半點的虛偽和參雜施假。要干就要俯下身子干,真正坐下來做學問,鉆進去鉆學問,坐之愈穩,獲之最多,鉆之愈深,獲之最大。
3、全體教師要“實”字當頭。常言說,紙包不住火,雪包不住太陽,空口袋難以自立。教學成績是實實在在的數字,表面上平淡無奇,而內涵有多種多樣的解讀,不是自己說好就好,說壞就壞,不讓別人知道別人就不知道,外界自由公論。作為教師,我們的工作是長期的,更是實在的。
4、全體教師要“創”字當頭。教無定法,也有定法。“有定法”講的是教師必須遵循教學規則進行施教。“無定法”講的是教師在已
有的教學規則的基礎上,開拓性地靈活的進行施教,即有規則而不拘泥于規則。作為教師,我們的工作是具有創造性的,更是創新的。
5、全體教師要“效”字當頭。抓效率就是抓根本,抓根本就是要抓學生習慣的養成、方法的掌握和規律的尋找,要輕負擔,高效率,以質取勝。
課堂教學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它是我們教育教學的主陣地。雖然我們不能把每一節可都上成優質課,但要上成規范課,是每節課都有坐標點,都有坐標系,切切實實的把教學質量提高上來,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根本所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望我們袁莊初中的全體教師共同努力,共創美好的明天!
評課教學總結220xx年5月19日---5月21日,音四小尚老師受旗教研室的指派下,先后三次,全程參與了xxx四校教學聯合組織的在五家戶中心學校開展的英語學科集中聽評課教學研討活動。
尚老師首先進行了“引路課”示范,得到四校教師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礎上,經“xxx四校教學聯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定于本學期第十二周期間開展“四校英語學科集體備課、講課、聽課、評課”教學研究活動,尚老師再次來到五家戶中心學校參加活動。
此次活動本著“致力于集體備課有效性探索”的核心精神,不僅在集體備課中收獲著多彩的.教學建議,而且在聽課中領略了各位教師的課堂風采,同時在評課中共享了各位教師的教學思路,著實是一次正能量的傳遞過程。
本次活動不拘泥于形式,旨在提升英語學科現代技術的有效應用,也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讓各位教師對探索英語課堂,提高個人專業素養方面有了更積極的動力和明確的方向,相信這些新時代的英語教師,會不斷給孩子的成長注入最需要的新“營養”!
評課教學總結311月份以來,我校各教研組開展了為期一月的微格課聽課評課活動。各位執教老師精心準備,認真上課,展示了各自的教學風采。
一、總體情況:
微格課的總體質量都很高,教師教態親切自然,語言清晰,教學設計合理,條理清晰,注重情景的創設,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度高,注重各種教學策略的運用,雖然完全由老師自編、自導、自演,在臺上唱獨角戲。但是微格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教學理念,以及對教學目標的把握情況、對教材的理解與駕馭體現充分 ……此處隱藏14684個字……老師,他們組織的課堂比較活,與課程理念的要求比較近。一方面說明這些新老師的思想上沒有陳舊教法的烙印,另一方面說明青年教師肯學習,進步快。因此,我們從中看到了希望,同時也看到了“老教師”面臨著新理念的挑戰。
二、主要問題及努力方向
1.部分教學能手不會說課,把說課等同于說教案或說教學流程;一些教師提交的教學設計不規范,有的甚至交的是教學實錄;一部分年青教師對教材的深度把握不夠,對教學理念鉆研不深,只注重形式,花樣多內在少;部分教師的教學反思空洞,答辯“文不對題”答非所問。
2.一些兼職教研員的評課不能做到“以精辟的理論說服人,以精彩的案例感染人”,面面俱到,泛泛而談,沒有價值。
3.個別學校不能很好地組織老師們抓住機會積極參與觀摩研討活動。
總之,本次活動的開展,在廣大教師中掀起了學課標、用課標的熱潮,營造了相互學習與交流的氛圍,優化了教育教學工作,對我縣的教育科研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評課教學總結14我校舉行教學公開課比賽,語文教學比賽評課總結。下面語文教研組就授課情況做一個小結:
參加比賽的每位老師教學態度端正,課前能認真鉆研教材,積極備課,準備課件,教具,課堂教學中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環節環環相扣,表現出了良好的教學素養和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教學效果良好。在比賽中出現了很多閃光點,值得推廣:
1、注重了文本細讀。所有授課教師都能通過文本的詳細閱讀,逐字逐句地對關鍵詞、中心句、各種表現手法等,進行細致、精確的語義分析,從而實現對文本意義準確、透徹的解讀。比如徐老師抓住了文眼“惑”字,一字引出了全文的中心。楊老師抓住“望、饞得流口水、抓耳撓腮”等動詞等于抓住了皮皮和汪汪的神態和動作。
2、注重學法指導。尤其是廖老師在古詩教學中的 “平長仄短”誦讀法,看注釋理解古詩法,將古詩中的單音字轉換成現代的雙音詞的翻譯法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3、注重講練結合。這點肖老師做得特別好,她巧妙地利用了課文的精彩句段,要求學生仿說家鄉的特產,引導學生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型說說葡萄干的制作過程。課后作業要求設計一則廣告,推薦葡萄溝。
4、教學形式多樣。比如楊老師設計的讀一讀、擺一擺、演一演、想一想等環節,寓教于樂,非常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使學生真正愿學樂學,工作總結《語文教學比賽評課總結》。
5、能運用多媒體教學。比如肖老師的課件圖片豐富、資料齊全。楊老師的準備的小島、椰子樹教具、徐老師的紙船學具都為學生理解文本起到了關鍵作用。
說到聽課后的感悟,還是想強調兩句老話:
第一句是請脫下公開課繁華的外衣,還語文本色自然。不少老師把公開課的教學目標定得過高過全,想通過一堂公開課多展示一些自己的教學理念,想多教一點文學常識、想多幾個拓展練習、想多教學生幾種學法,這種積極態度是值得肯定的,這種探索的精神是也值得鼓勵的,但一堂課中承載了太多的內容卻很可能讓老師和學生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很可能導致兩種后果的.產生:一是因為內容太多而完不成教學任務,另一種是太多的內容擠掉了對語文教學之根本——文本的理解感悟時間,看似面面俱到,實則主次不分明,中心不突出。因此,我們期待“刪繁就簡教語文”,提倡“簡約、務實、自然、真誠”的語文課堂,回歸語文教學的本色自然、簡樸實在,即“可留可不留的堅決不留,可用可不用的盡量不用,可做可不做的盡量不做”——憑借簡單的教學目標、簡單的教學環節、簡單的教學方法,實現省時高效的教學。
第二句老話:閱讀教學,“讀”占鰲頭。朗讀的重要性自不需多說。朗讀看起來是最簡單的一種教學方法,可要想指導學生讀出味道、讀出感悟卻需要高超的教學藝術。我想指導朗讀可以從“四有”入手。
一是讀有層次。
有些老師一開始就要求學生讀出感情,這是不切實際的。讀出感情應建立在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應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是朗讀的三個層次,一定得循序漸進。
二是讀有指導。
這個指導不應著眼于指導學生如何讀好停頓、重音,而是要引導導學生理解文本內在的含義,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出自己的感悟。
三是讀有示范。
四是讀有評價。
總之我們要明確朗讀的目的,創設朗讀的情境,講究朗讀的方法,激發朗讀的情趣,突出朗讀的過程,讓朗讀成為打開文本內涵的一把金鑰匙。
公開課不僅是比賽,更是交流,希望我們每位授課的老師,每位聽課的老師都能以此次的公開課為鏡,學習他人的優秀教學經驗,把授課的反思,聽課的感悟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去。
評課教學總結15先談一下外語公開課的設計思路,本次外語教學的設計是借鑒杜郎口和洋思的做法,既有杜郎口的品位,又有洋思"思子"的風格,立足盤錦本地教學模式,又不同于杜郎口,洋思,三段六步,區別主要在于結構的安排上,可以歸納概括為,兩學兩練,兩學既自學,共學,一練就是自學后的自主練習,二練的空間比較大,可以讓學生當堂完成作業,可以進行拓展練習,還可以小組之間進行質疑,形式可以是生問生答,生問師答,師問生答等形式進行,設計的主導原則,體現學生的六個"自治",既課文由學生自己讀懂,問題由學生自己提出,規律由學生自己歸納,知識由學生自己掌握,過程由學生自己發現,結論由學生自己得到。
從課堂上看,教師落實的不錯,很好,大方向是好的,只不過課堂氣氛不太活躍,小組的作用發揮的不太明顯,但這是一節嘗試課,課堂是沒有完美的,因為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強調的是個性,藝術永遠沒有100分,所以有不足之處也是正常,但要加強"課后反思",及時總結,不斷完善,關于外語教學的問題,剛才聽了各位的發言,深受啟發,每個人都談了很好的看法,很實在是發自內心的,語言雖沒有華麗的'辭藻,但言肯詞切,入情入理,讓人聽了有一種振奮人心的力量,我們應該把這力量用在教學上,這是大家的力量,教學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大家應該在一起多探討,多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一位教育家說過,"人的自身價值是在合作互動中體現出來的,"著名教育家魏書生也說過,"教學上,自強是第一位的,育人是第二位的,教書是第三位的,"今后我們多找機會勤學習,多交流,勤探討,從分挖掘出自身的潛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第二個方面,教學大家抖都懂,搞了這么多年的教學都很有經驗,課也上的很好,但我覺得在學習中的教學離我們是越來越遠了,沒有理論學習的教學總感覺有點給人一種華而不實的感覺,表面上好看,但沒有什么實際的效果,我們應該加強理論方面的學習,吸取營養和精華,一位哲人說過,"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光有實踐沒有總結形不成自己的特色,所以我們應該既有理論還有實踐,把兩者很好的結合起來。
第三個方面,教學要有一種精神,精神是永存的,要向蕾鋒那樣,有釘子精神,善鉆研,更要有屈原那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肯鉆研勤探索,如果我們真正作了,那我們的教學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定會結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