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舞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青春舞曲》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青春舞曲》教學設計1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歌曲《青春舞曲》感受歌曲中輕快活潑的情緒。懂得青春易逝,知道珍惜光陰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充分聆聽音樂,在參與學唱、創編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增強音樂的表現力,培養節奏感和創造力。
【知識與技能】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風格特點,學習新疆典型的節奏型。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青春舞曲》。
【難點】感受歌曲的音樂表現形式,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創造力。
三、教學用具
多媒體、三角鐵、碰鈴、鈴鼓、沙錘、手鼓。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掀起你的蓋頭來》,老師展示新疆舞蹈。
2.老師設置問題:我跳的舞蹈屬于哪個地區?這首歌的民字是什么?
3.學生自由回答,老師總結:這是一首來自新疆少數民族的民歌,民字是《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少數民族歌舞非常有特色,而且新疆人民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情,大家都知道新疆是一個美食之鄉,而且新疆少數民族的服裝也很有特點,其中花帽是新疆少數民族服飾的組成部分,也是新疆少數民族美麗的標志之一,讓我們插上翅膀一起走入美麗的新疆。
4.播放視頻,學生感受新疆少數民族的民族風情,了解部分新疆少數民族的歌曲,引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
1.欣賞《青春舞曲》老師設置問題:這首歌的音樂情緒是什么?節奏特點怎樣?
2.學生自由回答,老師歸納總結:這首作品的節奏感非常的強,而且它的速度比較快,音與音之間的距離非常的近,歌曲出現了連續十六分音符。所以讓我們感覺密集跟緊湊。整首歌曲給人以親切活潑、充滿青春活力的情緒。
3.老師設置問題:演唱形式是怎樣的?
4.學生自由回答,老師歸納總結:我們聽到的這個版本的青春舞曲是單聲部的演唱形式,我們把這種形式叫做齊唱。
(三)學唱歌曲
1.學生朗讀歌詞,注意“字正”“腔圓”。
(2)學生自由回答,老師歸納總結:有些事可以去而復返,有些事卻去而不復返,而人的青春就像鳥兒一樣飛走了卻沒有回頭,是為了告誡人們要珍惜寶貴的青春,應用歡快、飽滿的情緒演唱。
2.學唱樂譜
(1)教師彈琴學生哼唱旋律
(2)老師設置問題:這首歌哪些地方比較難唱?
(3)老師根據學生找出的難學的旋律重點學唱。
(4)教師講解前附點音符的時值,并引導學生演唱時前邊附點十六分音符演唱稍微長一些,后面的三十二分音符演唱稍微短一些。
3.學習歌唱方法
(1)老師示范正確和錯誤的'兩種聲音,由學生判斷正確的演唱方法。
(2)老師引導:注意演唱的姿態,坐直,口腔打開,保證我們氣息的流暢,我們要用氣息來控制聲音,讓我們的聲音豎起來,這樣能夠更有立體感,注意速度要勻速。
4.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1)老師邊唱邊唱,學生再次聆聽和感受歌曲的風格特點。
(2)教師彈奏旋律,學生唱歌詞。注意音準、氣息、節奏。
(3)老師設置問題:相互評價一下,你們的演唱都有哪些優點和不足?
(4)學生討論回答,老師總結:這首歌曲給人以親切活潑、充滿青春活力的感覺,演唱時請需要很歡快,每一個音要短促、輕快,有彈性,音準要正確不要偏低,氣息要流暢,節奏要緊湊、穩定。
(5)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呼吸,用自然圓潤的聲音自信自然的有表情的演唱這首歌曲。
(三)拓展延伸
1.練習新疆典型的基本節奏型
(1)教師指出歌曲的節奏型。
(2)學生模仿、練習節奏型,老師強調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時值記法,并作正確示范。學生依據教師的提示分別拍擊節奏。
(3)學生演奏典型的節奏型,教師評價。
2.為歌曲創編樂器伴奏
(1)老師分小組配發打擊樂器。老師做示范,用其中手鼓敲擊節奏型。
(2)學生根據打擊樂器的音色練習敲擊節奏。
(3)學生分組表演:一組演唱,一組樂器伴奏。
(4)學生完整的、熱情的表演。
3.為歌曲創編舞蹈
(1)學生回想出老師之前展示的舞蹈動作或作其他的兩三個新疆典型的舞蹈動作。
(2)由老師示范,學生學習舞蹈動作(動脖子、繞手腕、墊步)。
(3)學生根據歌曲的典型節奏型跳舞。
4.將歌曲、樂器和舞蹈融合
(1)老師將學生分為三組:演唱組、舞蹈組、器樂組。三組同學根據音樂分別排練,老師在一旁指導,學生可以加入自己的風格。
(2)學生完整的、熱情的表演。師生評價:大家表演得很不錯,演唱組的同學演唱的不錯,打擊樂器組的同學創編能力很強,舞蹈組的同學動作也很美,但是要注意表情要豐富,非常的熱情、歡快的氣氛。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讓我感受到了你們的青春和活力,我也衷心的希望同學們能喜愛新疆的民歌,熱愛我們的民族。在今后的學習和人生中,珍惜青春,珍惜時間,珍惜生命,擁有一個美好與精彩的人生!
《青春舞曲》教學設計2一、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青春的旋律》。這首歌曲具有維吾爾族音樂載歌載舞的風格特點,節奏鮮明,旋律優美,結構簡潔,富于動感。歌詞既通俗又富有哲理,以“太陽”“花兒”“鳥兒”等大自然生態的變化為借喻,抒發了維吾爾青年贊美青春,珍惜青春年華的歡樂情緒。所以上好這節課對八年級的學生說,具有很好的引領作用。
二、學情分析與教學思路:
我所教的學生大多數來自農村,音樂基礎參差不齊,對于民族音樂知道得就更少了,學生平時喜歡的是“快男”、“快女”、周杰倫等人的歌和節奏感強勁的DJ音樂。我選擇了通過節奏,讓音樂的美滲透至每個學生,利用自己電子琴伴奏的特長,進行探索和嘗試設計了這節音樂綜合課。在欣賞、參與、交流、創設的教學活動中,初步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和韻律感以及合作精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用活潑、有彈性的聲音正確的演唱歌曲,準確確把握歌曲的情緒, ……此處隱藏6451個字……的道理,啟發學生自覺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青春舞曲》,體驗作品中的情緒。
教學難點:
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自行創作出表現歌曲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音樂《青春舞曲》音樂風光欣賞
二、導入新課剛才我們欣賞的.是什么地方的音樂風光呢?(新疆)那么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新疆的民歌——《青春舞曲》(多媒體課件揭示課題:
青春舞曲)
三、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青春舞曲》 教師用卡拉OK形式范唱歌曲,學生跟隨音樂輕輕擊拍。
2、學生試填歌詞
3、練唱美麗小鳥處;我的青春小鳥一樣處(放慢速度唱準) 練唱別的那呀喲 別的那呀喲 處(“別”字語氣要加重)
4、完整連唱歌曲(可唱兩遍歌詞) 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彈性
5、再次完整連唱歌曲(加適當律動) 要求唱出歡快的情緒和 拍的韻律感
四、表現與創造
1、討論和練習 節奏組:
運用不同的伴奏音型,節奏樂器的組合等來表現歌曲 演唱組:
運用改變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來表現歌曲
2、各組匯報設計思路并展示
五、拓展階段
1、聽一聽《金梭和銀梭》 思考:
與《青春舞曲》相比,有何相同之處? (告誡人們要珍惜寶貴的青春) 2、布置課后作業:
為《青春舞曲》創編一段歌詞。
3、介紹王洛賓及其作品:
他一生經歷坎坷,但執著地熱愛音樂,搜集、整理和改編了大量的西部民歌,被譽為西部歌王。他的音樂作品大多浪漫熱情,不僅是我國民族音樂中的瑰寶,也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我們大家熟悉的有:
《在那遙遠的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大板城的姑娘》、《掀起你的蓋頭來》(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這些歌曲)
六、結束部分(背景音樂《青春舞曲》演奏版)
1、小結本課今天,我們學習了《青春舞曲》這首歌曲,也欣賞了幾首優美動聽的西部民歌,實際上,我國的西部地區是一片亟待開發的熱土,多少有識之士、有志青年已經投身在大開發的洪流中,西部今天也正在日新月異。我衷心祝愿我們的同學,能立足現在,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在不久的將來,也能成為開發西部的生力軍,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材。
2、下課禮儀
七、學生在《青春舞曲》的音樂中走出教室。
《青春舞曲》教學設計8教材分析:
《青春舞曲》這是一首維吾爾族民歌,歌曲中以“太陽”“花兒”“鳥兒”等大自然生態的變化為借喻和依托,抒發了維吾爾族青年贊美青春,珍惜青春年華的歡樂情緒。歌曲具有維吾爾族舞蹈的音樂風格。節奏鮮明,旋律優美,結構簡潔,富于動感,意在引導學生于歡樂、健康中步入青春期。
教學年級:八年級
授課:一課時
課型:綜合活動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欣賞能夠對新疆維吾爾族音樂有初步的認識,了解維吾爾族音樂中常見的節奏特點。
過程與方法:視圖式、聽唱式、導入式、表演式、即興創造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唱歌曲《青春舞曲》體會歌曲情緒,引導學生深刻理解“青春”的含義。
2.根據維吾爾族音樂的特點編配打擊樂伴奏,創編舞蹈動作,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
學會演唱歌曲《青春舞曲》,掌握歌曲情緒及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創造力,體會作品“青春”的含義。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多媒體設備、鋼琴、鈴鼓、自制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介紹新疆風土人情
師:導入: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擁有各具特色燦爛的民族文化。下面我們就欣賞一段歌舞,想一想它屬于我國哪一個地區的民族文化?你能從錄像畫面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課件播放:教師播放錄像《我們新疆好地方》。
生:競相回答新疆的特產、建筑、樂器等。
設計意圖:用多媒體課件代替了傳統的講授法,新穎獨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了參與意識。
師:同學們,就讓我們一起到美麗的新疆走走吧!課件播放一組簡介新疆風土人情的風光片。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覺仿佛真的到新疆,于新疆維吾爾族的人們進行零距離接觸。
二、歌曲教學
(一)導入新課
(1)在歌曲《掀起你的`蓋頭來》背景音樂下,教師跳一段維吾爾族舞蹈,并請同學們說出是哪一個少數民族的舞蹈?學生回答(略)。
(2)這節課我們要共同學習一首維吾爾族民歌《青春舞曲》。
板書課題:《青春舞曲》
(二)熟悉旋律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讓我們一起領略維吾爾族音樂。
錄音播放合唱版的《青春舞曲》。
生:聆聽錄音,感受歌曲的情緒。
小組合作討論、回答。
教師補充:歌曲旋律節奏歡快,富于動感,用中等稍快的速度來演唱。
設計意圖:讓學生聆聽合唱版的《青春舞曲》,引導學生體會歌曲情緒、演唱風格。
師:鋼琴伴奏。
生:跟唱旋律兩遍。
師:指導學生節奏練習,教師演示節奏。
生:模仿拍手擊掌。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演示,學生的模仿,讓學生了解維吾爾族歌曲的節奏特點,掌握切分音符和附點節奏。
(三)學唱歌曲
師:指導學生跟隨錄音輕聲哼唱歌曲
生:模唱并擊掌拍出歌曲節奏兩遍
師:彈唱要求學生唱出歌曲歡樂情緒和拍的韻律感
生:跟隨教師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師:鼓勵表揚演唱好的小組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能掌握歌曲情緒完美表現歌曲。
三.創作與表演
師:用鈴鼓演示為歌曲配伴奏
生:全班齊唱《青春舞曲》和教師配合。
師:請一部分學生用自制打擊樂器為另一部分演唱的同學配伴奏。
課件播放:《掀起你的蓋頭來》
師:引導學生在《掀起你的蓋頭來》樂曲中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
生:全班合作圍坐一圈,教師指導有舞蹈特長的學生在中間跳舞,其他同學用打擊樂器伴奏演唱。
設計意圖:
(1)用自制打擊樂器為《青春舞曲》伴奏,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使學生更好的掌握了維吾爾族音樂中常用的節奏。
(2)通過舞蹈創編。讓學生了解了維吾爾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節奏感和創造力,加強了對歌曲風格的理解。
教師小結:大家表現非常好,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一首維吾爾族歌曲,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人創造了動人的歌聲和多姿多彩的舞蹈,我們要熱愛民族音樂文化,并要象歌中所唱的那樣珍惜青春大好時光。最后在《青春舞曲》的樂曲聲中結束本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