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為慶祝“國際家庭年”,要舉行家庭聯歡晚會。工會在宿舍的院子里貼了一個通知,希望各家各戶自愿報名。我和老伴的《兄妹開荒》是我們多年的保留節目。人們都稱贊夠得上一定的檔次,我們當然不想放過這次顯示的機會,況且工會的通知上還講,晚會要進行評獎,獎品也十分誘人。我想,我們的節目拿一等獎沒把握,可拿二等獎那絕對是“甕中捉鳘——手到擒來”。對門老沈也是一個文藝積極分子,山東快書是他的拿手好戲。那天吃過早飯,我去約他一同報名,可沒想到他卻冷冰冰地說:“咱們是離退休的人了,一沒權二沒勢,還去出那風頭干啥。”我一聽這話,肚子里的氣就不打一處來,扭頭就走。
說實話,我這人最討厭那些一摘掉“烏紗帽”就自己瞧不起自己的人。他們要不成天關在家里,把自己封閉起來,要不聚在一起就罵某某是“勢利眼”、罵某某事不順心、罵子女不孝敬……
我就不一樣,離休后,我感到自己的日子過得很悠閑,沒有人來找我解決撓頭事,更沒有大事小事牽腸掛肚,不受按時上班下班的制約。晚上想啥時睡就啥時睡,早上想啥時起就啥時起;想娛樂,開開心。早上到公園打太極拳,晚上到舞廳跳舞,興趣來了還可以上老年大學、打門球、練書法。有時還提筆寫篇文章拿去發表。
總之,那些升工資、晉職務、評職稱、分房子等等煩惱,如今都隨著離休而不復存在了,自己支配自己,日子過得充實,仿佛又回到學齡兒童那樣無憂無慮的年代。
其實,轉念一想,人世攘攘,人生匆匆,嘗酸甜苦辣,盡喜怒哀樂,歷榮辱盛衰,是何等的不易,何不好好看重自己一回?再說,人生就像是一部十分耐讀的大書。每一章有每一章的色彩,每一節有每一節的韻味,你細細品讀,那一份浪漫,一股真情,一種閑愁,一個甜絲絲的思戀,一個得而復失的遺憾,都會散發出濃濃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