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癌是什么?懶癌的前身是拖延癥;明明手頭上一堆事沒有做,每當下定決心干正事時,卻還一直在吃吃零食、逛逛淘寶。當拖延癥越來越嚴重時,就惡化成了懶癌。
特別是大學的冬天,一個懶癌患者就像進入了癌癥晚期。
明亮的陽光透過窗簾灑進宿舍,而睡在床上的一個個卻無動于衷。“喂,起床了。天都亮了。”她一遍遍呼喚著室友。床上的人卻只翻了個身,眼睛微微睜開一條小縫,慵懶地回到:“再睡一會兒”無奈地嘆了口氣,她聳聳肩先去吃了個早飯,然后去了圖書館。快到中午了,她回到宿舍后,床上的“球”動也不動。“都快到中午了,還不起床。”拍拍她的床,一邊問道。床上的“球”終于動了動,卻絲毫沒有起床的架勢,睡眼惺忪的嘟囔著:“再等會,再等會,反正今天也沒課嘛。”“中午飯都不吃了?早上就等會,拖到中午了還不起床。”她無奈地問著室友。“午飯?要不你吃完以后給我帶一份回來吧。”室友用著諂媚的語氣求著她。對于室友這種懶到一定境界,她也實在是甘拜下風啊。
這樣的情景在你的宿舍是不是經常發生?進入寒冷的冬天,學生的“冬眠”模式也一起啟動了。早上沒課的,一定拖到中午起床。下午沒課的,吃了飯就開始鉆進被窩。這種“懶癌”已被戲稱為基本屬于無法根治的絕癥。患了懶癌的人被稱為“晚期患者”。
除了懶得起床,懶癌在大學里隨處可見。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寫作業時,充滿干勁。“今天一定要把作業寫完,”卻一直等到交作業的前一天晚上來熬夜趕完。等到真正動筆的那一刻,總覺得寥寥數字算什么,幾筆就能寫完。隨后泡杯茶,嗑嗑瓜子,刷刷微信,看看電影。等到凌晨兩點了,卻還是一字未動。
在大學里,飯點時間宿舍樓下的快餐服務,馬不停蹄的快餐小哥;飯堂里隨處可見的打包身影;課堂上翹課,卻在宿舍貫徹偉大“睡神”的事業;除了玩手機、吃飯、喝水、上廁所,再不想用一點力氣干別的;常用的東西一定要放在伸手就能夠到的位置等等。像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這些“懶入膏肓”的病例告訴你,你是一名懶癌晚期患者。這種人充分實行了“懶得動手,懶得動腦,懶得挪窩。”懶癌已成為了目前最有影響力的傳染病。
“一入懶門深似海,從此辛勤是路人。”而懶癌該怎么治療呢?愛情公寓里呂子喬曾說:“別和我比懶,我懶得和你比。”到了這種境地,懶癌患者已經懶得去治療了。有一位懶癌病友買了一本《7天治愈拖延癥》,結果七個月都沒有翻開過……
當然,這些只是玩笑話。盡管懶癌深入生活,我們卻不能讓它真正成為一種干擾生活的“絕癥”。親愛的同學們,不要讓懶癌成為借口;不要讓懶癌阻擋你前進的腳步;不要因懶癌停滯了自己的夢想。大學的時光很長,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很多,盡管懶癌是個笑談,也千萬莫要讓它成為為絆腳石。
絕不能讓前進的夢想和奮斗被懶癌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