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古詩嗎?
關于大雪的古詩絕句 1
題胡止庵畫
明·蔡叆
大雪滿天涯,山中只一家。
前溪有高士,邀我看梅花。
十二節氣大雪古詩 2
《行路難》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唐)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觀獵》
(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雪》
(唐)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對雪》
(唐)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戲答元珍》
(宋)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梅花引荊溪阻雪》
(宋)蔣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舊游舊游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云,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雪》
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終南望余雪》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雪詩》
張孜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
其中豪貴家,搗椒泥四壁。
到處爇紅爐,周回下羅冪。
暖手調金絲,蘸甲斟瓊液。
醉唱玉塵飛,困融香汁滴。
豈知饑寒人,手腳生皴劈。
《江雪》
柳宗元
雪壓冬云白絮飛,
萬花紛謝一時稀,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獨釣寒江雪。
《夜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湖心亭看雪》
明代·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春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雪望》
清·洪升
寒色孤村幕,悲風四野聞。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
野橋梅幾樹,并是白紛紛。
《雪晴晚望》
唐代·賈島
倚杖望晴雪,溪云幾萬重。
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
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鐘。
《雪里梅花詩》
南北朝·陰鏗
春近寒雖轉,梅舒雪尚飄。
從風還共落,照日不俱銷。
葉開隨足影,花多助重條。
今來漸異昨,向晚判勝朝。
關于大雪的古詩絕句 3
《詠雪》
傅察
都城十日雪,庭戶皓已盈。
呼兒試輕掃,留伴小窗明。
《對雪》古詩 4
古詩原文
滿地霜華濃似雪。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一曲陽關渾未徹。車聲漸共歌聲咽。
換盡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舊年時轍。自是浮生無可說。人間第一耽離別。
譯文翻譯
滿地凝結著寒霜,濃得像覆上一層白雪。人們立在西風中話別,瘦馬也向著殘月不斷悲鳴。送別時,《陽關》一曲猶未奏完,離人就已出發了。咿軋的車聲仿佛應和著歌聲,在痛苦地嗚咽。
天涯芳草青青的顏色已換作枯黃,可是,陌頭上深深的'車轍依舊是我來時的模樣。三句為前人未道之語。靜安于是年春跟隨羅振玉入京,數月后即奔喪回里。來去匆匆,情事已更,故深感人生之無常。這虛浮無定的人生,還有什么可說呢?在人間最令傷心的事莫過于離別了。
注釋解釋
霜華,此指嚴霜。因其每呈結晶狀,故云。張祜《旅次上饒溪》詩:“秋竹靜霜華。”
陽關,指《陽關三疊》曲。為古代送別的曲調。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后來譜入樂府,即以詩中“渭城”或“陽關”名曲。
浮生,《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老莊學說認為人生世事虛幻無定,故云。
耽(dān):指沉溺、迷戀;也有停留、拖延、延誤的含義。
創作背景
光緒三十二年(1906)秋,靜安曾奔父喪南歸故里。這期間所寫的詩詞充滿著悲涼的情調。本詞寫離別時的情景,殘月出門,西風瘦馬,詞人不幸的遭遇加上他憂郁的天性,使他更感到人生的虛幻了。
《對雪》古詩 5
1、雨路無來應跋涉,雪眉聞說尚精神——宋·方回《喜馮伯田至》
2、書檠細雨,吟窗亂雪,井寒筆凍——宋·吳文英《宴清都·送馬林屋赴南宮分韻得動字》
3、冬溫思雨雪,稍久已復厭;祁寒人怨咨,千載語猶驗——宋·陸游《雨雪兼旬有賦》
4、朔雪胡沙試此身,青羅便面紫狐巾——宋·蘇轍《次韻子瞻相送使胡》
5、珍重玳梁香雪影,他生同認舊巢痕——現代·陳寅恪《甲午元旦題曾農髯丈所畫齊眉綏福紅梅圖》
6、青春消霰雪,白日滿山川——宋·張耒《感春二首其一》
7、何物清高稱月臺,雪天佳客照江梅——宋·曹彥約《仁季再賦亦再賦二首其一》
8、綠垂云葉重,黃映雪花輕——宋·王諶《次韻謝惠山村送水仙》
9、幾日凝空雪未闌,江頭乘興一憑欄——宋·廖行之《江樓雪望》
10、無梅詩興闌珊了,無雪梅花冷淡休——宋·劉克莊《梅花十絕答石塘二林》
11、去程暮雪留行客,回首春風有故人——宋·柴元彪《和克家侄謝周鳳隱雪中留宿韻》
12、野逕孤橫雪外枝,歲寒了不受春知——宋·方岳《即事》
13、春在前村梅雪里,一夜到千門——宋·毛滂《武陵春·正月七日,武都雪霽立春》
14、我亦放顛插殘菊,不羞衰老雪盈頭——宋·方回《九月三十日漢臣置酒次日有詩次韻》
15、春殘江水匝江城,尚憶初來雪未晴——宋·方回《春殘歸思》
16、號風吹客袖,落雪舞蠻氈——宋·李石《沉黎四首其一》
17、江北江南寒氣重,雪花如席蔽天來——元·王冕《素梅五三》
18、地下雷轟,山頭水降,滿地紅塵雪——元·李道純《百字令指中庵性命次序》
19、蛛絲近日應侵幾,孤負虛窗照雪明——宋·姚勉《雪中雪坡十憶》
20、古色沙土裂,積陰雪云稠——唐·杜甫《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
21、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2、白雪蒙頭臥佛廬,筆端亦解世間書——宋·王炎《和麟老韻五絕》
23、雪霜剝落中不槁,膏液下與靈泉通——宋·張镃《謝李仁父茯苓》
24、過鳥觸翻枝上雪,飛鴉驚破樹頭煙——宋·鄭會《分寧縣齋》
25、薰風黑頭初度,笑時世紛紜,舞雪歌鶯——元·宋《春從天上來壽張惟健五月十六日》
26、恍然身在處,渾疑同泛,花舫波噴雪——宋·楊無咎《曲江秋》
27、雪里香梅,先報春來早——宋·歐陽修《蝶戀花·簾幕東風寒料峭》
28、況是老人頭雪白,羞看紅粉嬋娟——宋·王炎《臨江仙·思憶故園花又發》
29、雨昏煙暝增明,似積雪、枝間映綠——宋·趙師俠《柳梢青·聚八仙花》
30、雪深山路滑于苔,自跨青驢得得來——明·唐寅《題畫廿四首其一》
31、柘葉颼颼雪意驕,檐頭雙兔遇歸樵——宋·陸游《瑞草橋》
32、并刀翦水有佳致,月中聚雪無纖埃——宋·喻良能《參議李郎中惠示古律詩兩巨軸次韻首篇奉酬》
33、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近代·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34、半生閒逸云無定,兩鬢蕭騷雪尚疎——宋·楊公遠《初度》
35、金山杳在滄溟中,雪崖冰柱浮仙宮——宋·郭祥正《金山行》
36、春來何事尚凝嚴,一夜空庭霰雪兼——宋·吳芾《和朱文卿春雪韻》
37、明知喘疾有時愈,更寄斫雪加餐詩——宋·陳造《次韻程帥》
38、忽見天山雪,還疑上苑春——唐·張文琮《相和歌辭·昭君詞》
39、溜匙即此知翻雪,枵腹何由更隱雷——宋·陽枋《喜雨賀黃叔厚判縣》
40、莫辭終日,舞腰重看回雪——宋·王之道《念奴嬌·和魯如晦中秋》
41、恰是使君誠意足,帶將臘雪赴荊南——宋·葉適《題閻才元喜雪堂》
42、皇穹雪冤枉,白日開氛昏——唐·李白《書情題蔡舍人雄》
43、酒,浩然踏雪,只解吟詩——元·劉敏中《沁園春題戶部郎完顏正甫舒嘯園,仍用盧齊》
44、鐘陵風雪夜將深,坐對寒江獨苦吟——唐·韋莊《鐘陵夜闌作》
45、妙擬軼仇池,潤未下雪浪——明·沈周《圖琴川錢氏沁雪石》
46、八風卷地翻雷雨,萬甲從天驟雪騣——宋·蕭敬夫《句》
47、風雪夜防塞,腥膻朝系胡——唐·曹松《塞上行》
48、老妻對我啼,數仆環雪涕——宋·吳潛《謝世詩》
49、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0、向來雪云端,葉下百仞隍——宋·曾鞏《宿尊勝院》
51、常欲雪幽冤,于時一裨補——唐·杜牧《李甘詩》
52、雪力平欺半月晴,東風今日始開冰——宋·楊萬里《城壕冰泮》
53、白首豈期天上景,朱衣仍得雪中看——明·夏言《雪夜召詣高玄殿》
54、漢陽渡口柳依依,江風作花雪打衣——明·程嘉燧《清明舟中》
55、絕知嗣法一枝香,作意開堂嗣雪堂——宋·史堯弼《挽李提刑久善》
56、歸來松下結草廬,臥對寒流雪山白——元·王冕《關河雪霽圖為金陵王與道題》
57、卻行百步方躍入,示免余蹤留雪四——宋·司馬光《窮兔謠二首其一》
58、酒醒山月欲侵樓,小摘園蔬雪滿溝——宋·方岳《夜渴挑菜》
59、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0、長松閱世傲雪壑,萬牛回首山嶙峋——宋·釋善珍《壽曾大監》
61、雪髯丹頰羽衣裳,真個是、神仙人物——元·劉敏中《鵲橋仙以紗巾竹扇為趙文卿壽》
62、巍峨卞山雪,凝冽不可向——唐·陸龜蒙《記事》
63、嚙雪海上郎,履霜野中兒——宋·熊禾《探梅》
64、長憶追隨,湖山好處,醉帽欹風雪——宋·韓元吉《念奴嬌·再用韻答韓子師》
65、關河初落日,霜雪下窮冬——唐·黃滔《送友人游邊》
66、荼醾蔓層雪,芍藥欹重樓——宋·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其一》
67、與君持此將安歸,滄海雪山無盡詩——宋·陳傅良《再用韻呈德修》
68、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
69、屯云漸對白玉斝,密雪欲犯黃金羈——宋·吳則禮《送曾公善赴定武》
70、苦被東風愛裝景,借些紅雪打闌干——宋·史彌寧《紅雪》
71、雪每先秋降,花嘗近夏生——唐·卿云《送人游塞》
72、寒正峭,東風似海,香浮夜雪春霏——宋·吳文英《漢宮春·壽梅津》
73、誰與幽人暖直身,筠籠沖雪送烏薪——宋·范成大《雪中送炭與龔養正》
74、贈我白雪弦,此意少人明——宋·黃庭堅《答余洪范》
75、耿恭也有孤高節,豈但蘇郎齒雪來——宋·李龍高《竹梅》
關于大雪的古詩絕句 6
大雪三絕句其一
北宋·蘇轍
閏歲窮冬已是春,當寒卻暖未宜人。
陰風半夜催飛霰,稍凈天街一尺塵。
關于大雪的古詩 7
北風行
(作者: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夜雪
(作者: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雪
(作者: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終南望余雪
(作者: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對雪
(作者: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雪詩
(作者:張孜)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
其中豪貴家,搗椒泥四壁。
到處爇紅爐,周回下羅冪。
暖手調金絲,蘸甲斟瓊液。
醉唱玉塵飛,困融香汁滴。
豈知饑寒人,手腳生皴劈。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關于大雪的古詩絕句 8
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中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關于大雪的古詩絕句 9
聞登萊大雪
宋·孔平仲
聞說登萊雪一尺,此中晴色更無云。
安得北風從海上,滿天吹過玉紛紛。
關于大雪的古詩絕句 10
次韻和王道損風雨戲寄
北宋·梅堯臣
小雪才過大雪前,蕭蕭風雨紙窗穿。
而今共唱新詞飲,切莫相邀薄暮天。
關于大雪的古詩絕句 11
題游俠圖
清·鄭燮
大雪滿天地,胡為仗劍游。
欲談心里事,同上酒家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