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女》教學設計優秀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靜女》教學設計優秀,歡迎大家分享。
《靜女》教學設計優秀1
學習目標:
1、了解并識記《詩經》的相關文學知識。
2、理解詩歌大意并積累相關的字詞。
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受《靜女》的感情基調,體會男女主人公純真、熱烈的愛情。
情感目標: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誦讀、背誦,理解詩歌內容進行創作。
2、通過指導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把握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愛情觀。
學情分析因為學生剛從初中到高中過渡,他們學習過《關雎》《蒹葭》對詩經中的詩歌有一定的了解,對周初時代的愛情有一定的理解;喜歡詩歌,有學詩的“動機”。
教學媒介多媒體,多屏互動
教學內容
一、新課導入:
播放經典永流傳中《關雎》的演唱引出關于愛情詩的問題,在滾滾紅塵之中面包和愛情同學們選擇哪一個?從而引出《詩經》中的另外一首《靜女》。
二、溫故知新
1、初讀:讀準字音讓同學把讀音填在大屏幕上,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情況
2、通假情況的檢查明確:
(1)愛而不見:愛:通“薆”,隱藏,遮掩。
(2)見:通“現”,出現。
(3)說懌女美:說:通“悅”,喜愛
(4)女:通“汝”,你,這里指代“彤管”。
(5)自牧歸荑:歸:通“饋“,贈送。
(6)匪女之為美:匪:通“非”,不是。
3、字詞的疏通是朗讀的基礎,解決了字詞,大家自由朗讀一分鐘,然后請一位同學用自己的聲音帶領大家走進這首詩歌,(正音、通假字)
4、播放名家范讀,帶同學們走進這首詩所表達的意境,引導學生在再讀(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意境)的基礎上思考下列問題:
讓學生思考全詩講的主要內容,一位同學進行概括。教師明確在繪畫藝術上有一種手法叫留白,文學作品中也是,寥寥數筆把人和事概括清楚,需要讀者運用無限的想象空間去填充,這首詩一共三個章節,小組合作探究運用這樣的藝術概括三個小故事,可以起題目。討論熱烈
最后小組展示明確。
四、再讀,分析人物
同學們憑借精彩的語言和豐富的想象,帶給了我們無限的甜蜜,在我們的想象中,兩位熱戀中的青年男女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請用自己語言描述一下他們各自的形象。
明確:這首詩描寫了熱戀中的男女青年約會時極富生活情趣的情景,極富寫實性,只言片語,卻細膩、傳神地描繪了人物的感情變化:“我”從“搔首踟躕”,焦慮異常到“說懌女美”,愛不釋手??坍嬃艘粋€天真活潑、聰明可愛的少女和一個憨厚、癡情的少年的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他們之間純真健康的愛情。
靜女:嫻靜美麗活潑機靈大膽開放
男子:憨厚樸實癡情誠信
教師:用這樣的愛情你們羨慕嗎?引出其實美好的愛情固然讓人心馳神往,但也只能遇到對的人這份美好才能溫暖一生,咱們要修煉成怎樣的自己才能遇到對的人呢?小組討論同學回答引導學生看他正確的愛情觀,讓學生舉出他知道的名人的愛情開始,教師激發引導學生從而讓學生知道什么樣的愛情才是我們真正羨慕的。
五、課文小結
《靜女》它穿越千百年的時空,至今仍感動著我們。但我們大家必須明白,愛情應該是理智、慎重、嚴肅的。青果子過早地摘下來,吃下去也難免是滿口的苦澀。也許有朝一日,當你事業有成時,愛情就自然會向你招手。
六、作業布置
因為前提學生寫了小故事,所以讓學生把它改寫成課本劇。第二個作業是由前面關雎歌詞的改寫引申到這課改寫成現代詩歌。
教學反思:
這次課堂教學整體上完成目標,學生的作品在展臺上進行展示也是給學生很大的熱情,特別是開頭插入的音頻引導,學生也很感興趣,不足之處是對愛情觀的引導有些欠缺,帶領學生應該更好的去挖掘一下。先進的教學設施在以后的教學中更應足夠的掌握。
《靜女》教學設計優秀2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放《敖包相會》的樂曲,教師解說)一個十五月圓之夜,月華如水,微風輕拂,蟲兒低吟,草原上一片寧靜。一位小伙子徘徊在敖包周圍,引頸企盼,美麗的姑娘啊,你為什么還不到來?……
二、朗讀詩歌,理清情節
1.齊讀,感知詩歌內容。
明確:這首民歌描寫青年男子與心愛的姑娘的一次約會。
2.男聲齊讀,理清情節。
明確:全詩采用第一人稱“我”,是以男青年的口吻來寫的一次約會——相俟、相見、相贈、相悅的全過程。
三、欣賞細節,分析形象
討論:找出細節描寫,并說說細節描寫在本詩中的妙處。
明確:精心選擇了“搔首踟躕”,“愛而不見”兩個細節?!吧κ柞剀X”,描繪出男青年抓耳撓腮、焦灼不安的情態,刻畫了他憨厚樸實的性格,表現出他對姑娘的深摯情義和迷戀程度?!皭鄱灰姟泵枥L出姑娘調皮逗樂的行為,突出她活潑聰慧的性格,表現出她的多情率真。這兩個細節不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構成頗具戲劇性的情節,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空間。
四、展開想像,體會情趣美
1.導引:能想像得出小伙子急得心神不定時,躲藏著的姑娘的心理活動和動作嗎?
提示:她或許躲在附近的草叢里,正輕輕地撥開茅草,悄悄向外窺視。見小伙子焦急的樣子,偷偷地掩口而笑。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2.導引:課文提示中說前四句描寫現實情景,后八句描寫男子的回憶。這是對情節的.一種解讀,還有更好的解讀方式嗎?提示:第一種解讀,第二、三章寫姑娘不忍心讓他久等,終于露面了。先送彤管給男子,問他是否喜歡,男子連聲贊嘆。接著姑娘把從野外采來的荑草遞給男子,問他更喜歡哪件禮物,男子心領神會,愛人及物,驚嘆小草美得出奇,因為是“美人之貽”。一問一答中傳達出真摯的心聲。第二種解讀,第二章寫男子回憶往日的約會。他一面繼續等待姑娘,一面想起姑娘贈送彤管的情景,于是,順手從懷中取出彤管詠贊道:“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辈⑶椴蛔越卮灯鸬炎?。第三章寫兩人會面贈送信物。悠揚的笛聲打動了姑娘,她終于走出來,并把從野外采來的荑草(作為信物)送給他。男子驚喜不已,連聲稱贊小草美得出奇。
3.小結:通過以上不同的解讀,逼真地再現了這對情人歡樂、熱烈、有趣的約會場面。余光中說過:“一切創作之中,最耐讀的恐怕是詩了?!婀值氖?,詩最短,應該一覽無余,卻時常一覽不盡?!焙玫脑姼杩偸墙o人留下豐富的想像空間,讓讀者盡情馳騁,不斷去補充、去豐富、去創新,從而加深理解??梢哉f缺乏了聯想、想像,就難以進行詩歌的藝術鑒賞。
五、深入探討,體會情感美
提問:你如何看待小伙子對姑娘所贈的兩件禮物的贊美?在小伙子心中,彤管與荑草哪個更重要?
明確:①這是借物詠人,因人贊物。小伙子對禮物的贊美,實際上是贊美姑娘,表達的是小伙子對姑娘的真摯戀情。②照常理,彤管應比荑草貴重,但在小伙子心中夷草更貴重,這從小伙子的贊美可以看出來。小伙子對彤管只稱贊它外表色澤鮮艷,對荑草則大加贊嘆“洵美且異”。“洵”即誠然、實在,“異”即特別、異常。顯然他欣賞的不是其外觀而是另有所感。荑草雖極其普通,但因它是姑娘親自從野外采來作為信物給小伙子的,寄托了姑娘的一顆真摯的心,物微而情深,因而,它已不再是一般的荑草,而成為小伙子眼中“洵美且異”的珍品。姑娘借荑草以傳情,小伙子接受贈物,也就是接受了姑娘的一片深情??梢娝麄儽舜苏嬲\相愛,心心相映,并且他們的愛情是建立在重情輕利的基礎上的。所以他們的愛情也會像那初生的荑草一樣,在愛的雨露滋潤下繁茂起來,可以想見他們的愛情將會永遠甜蜜幸福。
六、延伸閱讀,深化鑒賞
《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注釋〕①衿——衣領。青衿是周代學子的服裝。②嗣——傳送,給予。③挑、達——形容走來走去的情狀。④闕——古代城門上的樓。
1.齊聲朗讀。
2.比較《邶風·靜女》和《鄭風·子衿》的異同。
不同點:①角度不同:《邶風·靜女》是以男子的口吻寫的?!多嶏L·子衿》是以女子的口吻寫的。
②情節不同:《邶風·靜女》寫青年男女的一次約會。《鄭風·子衿》寫少女在城樓上盼望情人。
③基調不同:《邶風·靜女》歡樂幽默,充滿情趣?!多嶏L·子衿》纏綿悱惻,哀婉動人。
④寫法不同:《邶風·靜女》主要通過細節刻畫人物?!多嶏L·子衿》主要通過內心獨白刻畫人物。
同中有異:兩首詩都寫了主人公等待時的焦灼不安,但因性別的不同而選用了不同的細節?!囤L·靜女》中“搔首踟躕”寫出男子的憨厚,《鄭風·子衿》中“挑兮達兮”寫出女子的纏綿。
共同點:①對愛情的追求都大膽率真,絕不忸怩作態,表現出勞動人民純樸的本色。
②風格樸實、清新。采用重章復唱,在一唱三嘆中主人公的深情得以盡情地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