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nèi)能夠?qū)W到更多的知識。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一、本課說明
在前面幾課的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知道通過“移動”模塊可以上機器人前進和后退,可能有些學生在設置“移動”模塊的參數(shù)時,還發(fā)現(xiàn)如果將左右電機的數(shù)值設置為不同的值,會導致機器人左轉(zhuǎn)或右轉(zhuǎn)。本課將通過機器人跳“8”舞的案例來介紹機器人的轉(zhuǎn)彎,涉及到“啟動電機”模塊的使用,及永遠循環(huán)結構語句的編寫。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1)了解“啟動電機”模塊與“移動”模塊的區(qū)別;
(2)了解永遠循環(huán)結構語句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會使用“啟動電機”模塊;
(2)編寫具有永遠循環(huán)結構的程序;
3、情感性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體驗成功的樂趣,提高學生相互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啟動電機”模塊的使用;
(2)編寫具有永遠循環(huán)結構的程序;
2、教學難點
永遠循環(huán)結構語句的理解與使用。
四、教學準備
將本課的視頻及相關資料分發(fā)到學生機上,事先將本課要用的.機器人程序編寫好,以便示范。
五、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演示機器人跳“8”字舞。
教師:機器人在干什么?如果讓你控制機器人“不知疲倦”地跳舞,你行嗎?并說說你是怎么去做的?
學生演示,匯報。
教師:沒有成功也沒關系,現(xiàn)在啊,老師就叫同學們怎樣設置。
2、新授
教師講解“啟動電機”模塊的使用、永遠循環(huán)語句的使用,同時對“8”字舞進行分析。
學生再次去編寫控制機器人跳“8”舞的程序。
學生表演機器人跳“8”舞。
布置任務:利用已有的知識,設計一個舞蹈,讓機器人來表演。
學生分組活動,教師指導幫助。
學生表演機器人,其他學生和老師一起對其機器人進行評價。
思考練習:影響機器人畫圓有哪些因素?并試著完成書中的“試一試”1。
學生思考,設置參數(shù)、填空。
分組匯報,教師小結。
3、練習
請同學們完成“試一試”中2和3。
學生演示表演機器人,其他生和老師一起評價。
4、總結評價
教師引導學生對本課知道進行小結,并在教材中的“評一評“中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評價。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2一、教學內(nèi)容
《制作課程表》一課是根據(jù)省編小學信息技術第二冊下冊第九課內(nèi)容,結合教學實際改編而成的
二、教材分析
本課內(nèi)容是通過在Word中制作課程表,讓學生掌握簡單表格的制作方法。這一課是根據(jù)《綱要》提出的“掌握在文字處理軟件中插入表格的方法并能根據(jù)需求進行編輯”的要求編排的。教材共分為六個知識點:插入表格、合并單元格、添加斜線、在單元格中輸入內(nèi)容、調(diào)整列寬和行高及美化表格六個部分。(后兩部分在第二課時進行)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認識了Word軟件,學會了在Word中輸入、修改文字和修飾文章以及圖片藝術字的插入,對Word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方法。本課從實際出發(fā),從制作課程表開始,對Word中表格相關的知識進行闡述,為以后進一步學習、熟練掌握Word軟件打下基礎。本課教材強調(diào)的不僅僅是制作課程表知識點本身,更強調(diào)知識的遷移及對知識整合創(chuàng)造的能力。
三、教學理念與設計思路
利用網(wǎng)絡教室的優(yōu)勢,運用任務驅(qū)動教學法,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集體交流等形式,突破教材的重難點,讓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努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意識,養(yǎng)成勤于探索、學以致用的習慣。
本課教學,先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對比,讓學生了解表格的優(yōu)勢,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接著向?qū)W生出示不同種類的表格,找出它們的共同之處,從而認識表格的基本組成部分:行、列、單元格;然后運用任務驅(qū)動教學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自主探究、嘗試制作本班的課程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再通過小組合作、集體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突破教材的重難點,促使全體學生達成學習目標;最后,通過自我評價、課堂延伸,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表格行、列、單元格的概念
(2)學會制作簡單的課程表。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努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學會制作課程表,并讓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能夠舉一反三,熟練掌握表格的編輯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使用信息技術知識服務于日常的學習生活,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觀念。
(2)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激發(fā)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
4、行為與創(chuàng)新:
增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協(xié)作學習的意識,養(yǎng)成勤于動腦、敢于探索、善于實踐的學習習慣。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表格的插入與簡單的編輯。
難點:合理的調(diào)整表格的行、列和單元格。
六、教學課時:1課時
七、教學準備:
PPT課件:顯示一些常見的表格,表格的單元格、行、列的概念的概述,本課知識點。
網(wǎng)絡教室環(huán)境。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導語:星期天,小明去外公家做客。根據(jù)外公的要求,小明要介紹自己每天在學校的學習課程。為此,小明準備了兩份不同形式的資料(幻燈片出示:一份是課程表,一份是文字敘述)。請比較一下,小明的外公更喜歡看哪一份資料?
2、引導討論:課程表有什么優(yōu)點?
(運用表格來查找信息,方便快捷,簡單明了)。
3、揭示課題
師:這張課程表可是小明的得意之作,因為他剛剛掌握了一項本領,運用電腦制作表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制作課程表》
(二)、觀察交流、認識表格
1、觀察表格
師:我們以課程表為例,學習用Word 20xx制作簡單的表格。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這些表格,請你們仔細觀察,看他們有什么共同點。
……此處隱藏18589個字……,按數(shù)字鍵就可以選擇你要的字,也可以用鼠標點擊。這些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要方便一些呢?我們以后在選擇字的時候,你認為哪種方法方便就可以用哪種方法選擇。
(3)換行
師:題目輸入完了,我們要輸正文了,怎么辦?
生:換行。
師:怎樣換行呢?(按回車鍵)
師:操作按回車鍵,請同學們觀察窗口中有什么變化?
生:光標到了下一行,說明我們這時輸入的文字就在第二行了。
師:你能說一說在“寫字板”中回車鍵有什么作用嗎?
(4)翻頁
師: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輸?shù)搅恕疤幪幝勌澍B”的“啼”字,可老師在文字待選框中怎么沒有看到啼字呢?怎么辦,是老師打錯了嗎?
生:因為“啼”的同音字很多,在一頁文字待選框中出現(xiàn)不完,我們可以用鼠標單擊文字待選框右下角的上、下翻頁按鈕,查找需要的文字;也可以通過點擊鍵盤上的加、減鍵翻頁查找需要的文字。
師:這個同學說得非常好,看來同學們的電腦知識懂得還挺多的。其他的同學聽清楚沒有。其實書上也給我們介紹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請大家打開課本第48頁,看書自學上面的小知識。
師:通過自學,你知道了什么?
生匯報……
師:好老師輸入了“啼”字。
(5)你能輸入漢字“綠”和“律”嗎?
師:通過學習剛才的小知識,你還知道了什么?
生:在鍵盤上找不到字母ü,約定用字母V代替。
師小結:回答得很好,我們今后輸入漢字時,遇到有兩點ü的時,就用字母V來代替。
請學生示范輸入“綠”和“律”。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4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Caps lock鍵的使用。逐步掌握功能鍵的作用。
教學內(nèi)容:
Caps lock鍵的使用及鍵盤操作綜合訓練
教學準備:
1、調(diào)試每臺計算機
2、打開計算機并由教師機控制
3、由各組組長帶隊有秩序地進電腦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師:上節(jié)課,我們練習了鼠標的'操作。同學們的學得怎么樣呢?
生:還可以。
師:那我們這節(jié)課來學習一下鍵盤上的功能鍵的使用。好嗎?
生:好。
二、新授
師: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個功能鍵,它是Caps lock鍵。英文26個字母有大小寫之分,Caps lock鍵的作用就是控制鍵入的字母,是大寫還是小寫。
師:我們還是先去問問世紀博士,好嗎?
生:好。(老師啟動光碟,進入世紀博士“Caps lock鍵的使用”。)
師:看完這部影片后,現(xiàn)在,請大家觀察鍵盤,動動手,填一填。
1.Caps lock鍵位于鍵盤( )位置。
2.按一下Caps lock鍵時,指示燈區(qū)的Caps lock燈亮時,鍵入字母則為( )字母,再按一下Caps lock鍵,該燈滅,鍵入字母則為( )字母。
三、請跟我練(略)
四、趣味訓練
1.選擇一種打字練習軟件進行訓練。
2.利用配套光盤中的“鍵上行”軟件進行訓練。
五、想一想
1.Caps lock鍵起何作用?請把上課的內(nèi)容重復一遍。
2.各鍵的指法熟練了嗎?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5一、本課說明
前面幾課都是學習一些編程模塊的使用,沒有涉及到的機器人硬件的安裝與使用,其實學習機器人的關鍵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本課開始將要學習一些傳感器的安裝與使用,有了這些傳感器,我們的機器人就能“看”到障礙物,“感覺”到機身是否受到碰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1)了解紅外線傳感器的使用與工作原理;
(2)了解選擇結構語句的使用方法。
2、過程和方法目標
(1)學會安裝和使用紅外傳感器;
(2)學會編寫含有選擇結構的程序;
(3)學會應用紅外傳感器處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3、情感性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認真思考調(diào)試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并根據(jù)現(xiàn)象確定其原因;
(2)培養(yǎng)學生相互協(xié)作的精神,共同承受失敗,分享成功。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紅外傳感器安裝和使用;
(2)編寫帶有選擇結構的程序。
2、教學難點
(1)紅外線傳感器的安裝與檢測原理;
(2)選擇結構程序的理解與編寫。
四、教學環(huán)境
比賽視頻、紅外傳感器的相關材料。
五、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觀看視頻:機器人運動,機器人踢足球等。
思考:為什么機器人他能知道前方的物體,去找準目標呢?
學生交流、匯報。
請學生舉例說說我們身邊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紅外傳感器?
學生交流、匯報。
教師:人從外界獲取信息,必須借助于感覺器官——眼、耳、鼻、舌、皮膚,它們分別具有視、聽、嗅、味、觸覺,人的大腦通過“五官”就能感知外部的信息。然而人們在研究自然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過程中及在生產(chǎn)生活中,單靠自身的感覺是遠遠不夠的,這時就需要使用傳感器,它是獲取信息的關鍵器件,是現(xiàn)代住處系統(tǒng)和各種裝備中不可缺少的`信息采集工具,我們的機器人身上就安裝了多傳感器。
2、新授
(1)指導學生分析和安裝傳感器。
分析機器人在陪我散步是,都有哪些動作?考書中P66頁思考1。
學生觀察機器人運動,匯報動作結果。
教師:機器人通過它的“眼睛”——紅外傳感器接受外面的信息,然后作出反應。
屏幕展示:散步流程圖——也就是書中圖10.2 。
教師示范安裝紅外傳感器,學生觀察。
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2)指導學生編寫程序和下載,檢測紅外傳感器安裝是否正確。
教師演示講解程序的編寫與下載,使機器人能夠檢測前方、左右、是否有人,學生觀察。
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學生匯報結果。
交流:有些同學程序編寫和下載沒問題的,但是機器人不聽話的情況,這是怎么回事?有沒有解決辦法?
學生交流、匯報。
教師:大家可以查看一下傳感器所用接口與程序中調(diào)用的接口是否一致,傳感器的確良檢測距離是否太小,是否安裝過低。
學生檢測安裝,調(diào)試,匯報自己出現(xiàn)機器人“不聽話”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3、鞏固練習
完成書中的“試一試”。
展示學生作品,師生點評。
4、總結評價
教師引導學生對本課知識進行小結,并結合自己的學習收獲,回答教材中的“評一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