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加減法說課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數加減法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數加減法說課稿1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數的加減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本單元編排了“小數的加減法”這一教學內容,學生在這冊教材第四單元剛學習完小數,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對小數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安排學習的,教材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學習位數相同的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和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第二層次學習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本課是學習這兩個層次的第一課時,是學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進一步學習、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即只有計數單位相同的數才能相加減),和算法(把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把小數點對齊)是學習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的關鍵,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備的數學知識、技能與方法。
在人類生產和生活中,諸多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小數的加、減法。它是數的運算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是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材以表格、圖文相結合的形式,呈現學習內容,有效地改變了以往小數計算中比較單一、嚴肅的學習面孔,使鮮活的體育活動和看似機械演練的小數運算融為一體,使計算、推理、概括這些抽象的數學活動變得令學生樂于接納、樂于探究。這部分知識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所以掌握這部分內容為學生以后學習及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及要求確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數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經歷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系。
(2)能力目標: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知道當得數的末尾有0時,應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省略0不寫,使小數的書寫更簡潔。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進一步增強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并解決新問題的意識,不斷體驗成功的樂趣。
3、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弄清“得數的'末尾如何去0簡寫”的道理。
二、說教學理念
1、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注重學生的需求,注重學生的體驗,注重學生的行動,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
2、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在探究中獲得知識,在體驗的基礎上內化知識,提高小數加減法的計算能力。
3、實行多樣化的教學評價,調動不同特點的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4名,男女生比例相差不大,,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較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部分學生具備積極探究的能力,對本節課的教學較感興趣。
四、說教法
1、情境教學法:本堂課我通過談話、結合圖片多次為學生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提問的意識。
2、合作探究法:圍繞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和教學難點“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得數的末尾如何去0簡寫”問題,結合學生實際,我準備組織兩次小組討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師生共同營造的和諧、寬松、民主的氣氛中,使學生在探究知識的同時,形成正確的計算方法。
3、問題教學法: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豐富素材,根據素材給出的若干信息去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進行探究,尋找解決辦法。
五、說學法
1、討論交流法: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觀察質疑法:充分利用教材所給信息,組織學生閱讀—分析—歸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3、嘗試探究法。引導學生對兩組難易程度不同的題進行自主嘗試,從而探究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在引導學生感受算理與算法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嘗試,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新知識的形成過程,并適時調動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算法,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比較兩種算法的正確與否,簡單與否。這樣學生對算理與算法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說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討論——歸納這樣的思路,運用知識遷移讓學生發現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討論中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學會自學探究,并提供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讓學生在體驗,感知、討論、合作、比較中靈活掌握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引入
出示2004年雅典奧運會跳水比賽的盛況。
通過教師講述“2004年雅典奧運會跳水比賽”的盛況,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并以簡練的語言切入課題。
閱讀信息提出問題,列式計算——————引出小數的加、減法。
(二)圍繞問題,突出重點
本課的重點是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在教學小數的減法時我把探究知識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已發現問題,總結算法、解決問題,達到讓學生學會學習,能學習,愛學習的目的。我是通過以下辦法突出教學重點的:首先向學生展示“2004年雅典奧運會跳水比賽”——女子10米跳臺雙人決賽的成績,讓學生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例如:第一輪后中國隊領先加拿大隊多少分?然后讓學生列出算式并嘗試算法,緊接著再出示練習題鞏固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從而進一步突出本節課的重點。
(三)歸納小結,交流算法
1、小數點要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
2、從低位算起。
3、計算結果的小數點要和橫線上小數的小數點對齊。
4、得數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為了檢驗學生對小數加減法算理和算法的掌握情況,我又設計了幾道判斷題,來進一步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
(四)分層深入,突破難點
本課難點是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弄清“得數的末尾如何去0簡寫”的道理。
通過以下辦法突破教學難點:首先進行基本題的練習,然后再進行提高題的練習,這樣分層練習,才能突破難點。
(五)拓展練習,解決問題
通過出示拓展題、讓學生閱讀信息,提出一步或兩步計算的數學問題并解答。最后再進行升華練習,進而解決問題。
七、說板書
板書采用歸納整合形式,理清學生思路,宏觀把握本課知識結構。
板書如下:
小數的加減法
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算起。
小數加減法說課稿2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簡單的小數加減 ……此處隱藏27743個字……算方法檢驗剛才計算的題目是否正確。(養成驗算習慣)
三、小結
師:你學習到了什么?想一想本節課有什么收獲?和同桌談談
小數加減法說課稿15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簡單的小數加減法是新課標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2課時的內容。下面我將從五個方面對本節課進行分析和闡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課時是小學數學數與代數中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整數的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形成了一定的計算能力。生活中大量整數加減法的應用,為學生的學習奠定了感性基礎。為此,教材在編寫時十分注重聯系生活實際。本課通過在簡單的生活情境中來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地進行小數加減法的計算,領悟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理念。
2、教學目標
以學生的學為主線,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經歷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系,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用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討論交流,讓學生進一步增強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并解決新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成功的樂趣。
這樣的設計,更多的關注到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既掌握認知目標,又在學習中發展各方面的能力,體會小數加減法在生活中的價值。
3、教學重難點:
依據新課標,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探究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和計算法則。
二、教材處理
這是一節計算教學課,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小數,學會了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初步具備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討論歸納的能力。但是本節課是學生首次接觸小數加減法,對小數加減法筆算的算理以及小數點為何要對齊缺乏理解與體驗。為此充分利用教材所創設的文具店買文具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找到圖中的數學信息,進一步去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與興趣,順理成章地引入小數加減法,使學生以最佳狀態進入解決問題的活動,主動探索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并通過對比整數加減法豎式計算和小數表示的實際含義幫助學生理解小數加減法筆算算理,總結筆算方法。
三、教法、學法
這節課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討論、發現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觀察計算、探究、討論、比較等方式自由的、開放的去探究、發現,去" 再創造" 新知識。
1. 自主學習的方法:教學例1時, 讓學生通過自學, 根據問題層層深入探究、歸納和判斷得出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 計算、觀察、發現的方法:在講解計算法則時,讓學生自己算,自己發現,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 合作學習的方法:>引導下的學習十分重視學生間的合作交流,在做習題的時候,讓學生合作交流,不僅有利于發揮集體智慧,而且培養了表達能力和協作能力。
四、教學手段
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課件直觀演示小數加法、減法豎式計算過程,引導學生對比整數加減法豎式計算和小數表示的實際含義幫助學生理解小數加減法筆算算理,總結筆算方法。
五、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
通過溫習筆算整數加減法,讓學生回顧整數的加減法豎式計算方法,為學生將這些知識遷移到小數加減法的計算中做鋪墊。
(二)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采用“文具店的故事”來導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通過說出圖中各商品的價格到底表示多少錢,復習小數的意義。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數學信息,提出多個數學問題,最后選擇兩個問題, “買1個卷筆刀和1支鉛筆一共多少錢?, 買1個卷筆刀比買1支鉛筆貴多少錢?明確了本課的學習內容是小數加減法, 同時培養了學生提問題的能力。
(三)借助情境,探索新知
1、加法
買1個卷筆刀和1支鉛筆一共多少錢?
學生口答列式0.8+0.6=
引導這是一道小數加法的計算問題,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小數加減法(板書課題)獨立嘗試計算后組內交流然后全班匯報。
兩種情況,一是根據元角分的意義來加,0.8元=8角 0.6元=6角
8角+6角=1元4角=1.4元。二是列豎式。先對學生列豎式的情況進行作業展示,讓學生說一說自己這樣列豎式的道理。學生對其做出評價,接著由教師示范把豎式板書在黑板上, 強調小數點應對齊等細節。然后學生自己練習寫一寫。寫完后想一想小數加法與以前所學的整數加法有什么相同點,結合豎式中每個小數數位上的含義探討怎樣保證小數加法的相同數位對齊?進而得到小數點要對齊,相加滿十也要進1的結論。突破難點。
2、不退位減法
買1個卷筆刀比買1支鉛筆貴多少錢?
0.8-0.6=
讓學生列出算式,自己計算后學生匯報。教師再給學生示范豎式的書寫格式。師生共同總結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醒鞏固小數點對齊。
3、退位減法
學生獨立解決帶橡皮鉛筆比不帶橡皮鉛筆貴多少錢,說說自己是怎樣算的,與上一題相比較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說出不夠減要向前一位借1。
4、總結提升
對比3道豎式,總結小數加減法豎式計算的一般方法
小結:豎式計算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時,先把各數的小數點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得數里的小數點要和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
(四)拓展練習,提升認識
1、練一練。
4+2.7= 5-2.4=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 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強調計算過程中的注意點, 整數的小數點在右下角。通過練習,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的計算方法, 體會小數點對齊的重要性。
2、解決問題。
(1)《動腦筋》比《童話故事選》便宜多少元?
(2)各買1本書,10元錢夠不夠?
出示兩道應用題, 用競賽的方式讓學生動手動腦解決問題, 看誰做得又對又快。分層次多樣化的練習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課堂總結
通過總結讓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突出教學重點。
(六)板書設計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0.8+0.6=1.4 0.8-0.6=0.2 1.2-0.6=0.6
1. 2 0. 8 0. 8
+ 0. 6 1. 4 - 0. 6 0. 2 - 0. 6 0. 6
小數點要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