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說課稿(集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學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中化學說課稿1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三節酸和堿的反應,第一部分內容:中和反應。是在學生學習常見的酸和堿的一些性子后,又把酸和堿的反響單獨列為一節,這就闡明白:一是評釋中和反響的重要性,二是由酸堿中和反響的產品引出鹽,切合由淺到深的了解紀律。課本通過學生的運動與探究引入中和反響,爾后又通過交換與討論的方法了解中和反響在一樣尋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作用。親昵了化學講義知識與天然生活的接洽,同時又富厚了學生的將來生活。
2、教學目標:依據新課程理念,結合教材特點,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有: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酸和堿之間發生的中和反應
②了解酸堿性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的影響,以及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①會用實驗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
②會用分析,歸納的方法對有關信息加工處理
③會用觀察的方法辨析事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培養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社會實際問題的意識
②進一步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酸堿之間的中和反應
難點是:中和反應的探究過程
二、說學情:
我校的學生大多數是十四、五歲的孩子,對事物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學習過程中,厭倦教師的單獨說教灌輸,希望教師在教學中,創設便于他們自主學習的環境,給他們發表自己見解和表現才華的機會,因此,喜歡教師通過引導探究法傳授知識。
三、說教法:
一位教育家說過:"科學知識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去掌握它們;一個好的老師是教人發現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現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引導者。為此,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學生的年齡特征及本校的學生情況,我這節課的主要教學方法是引導探究法,其模式為:創設情境——自主探究——歸納總結——聯系生活。同時配合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拓寬學生視野,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這樣,不但使學生始終處干主動的學習狀態中,而且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
四、說學法:
新課程理念提倡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了實現教學目標,依據本課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從以下方法進行學習:1、實驗探究法。從探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2、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3、自主學習法。使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五、說教學過程:
1、創設問題情景,引入課題
同學們想看魔術嗎(激起學生的興趣),接著教師播放課件:
①向盛有無色溶液的燒杯中,滴入幾滴無色的溶液,燒杯溶液變紅。
②再向變紅溶液燒杯中滴入無色溶液,邊滴邊用玻璃棒攪拌,當燒杯溶液剛好變成無色時停止。
驚奇的顏色變化,會引起學生發出疑問;有了這"奇""疑"的問題情境,我就自然地提出了:你們想知道這個奧妙嗎要想揭開這個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第三節酸和堿反應——中和反應。
2、引導實驗,自主探究
前面同學們已學過酸、堿各自具有一些化學性質,那酸與堿之間會發生化學反應嗎要正確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用事實說話,請同學們進行活動與探究(P193)。接著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
3、歸納總結
①氫氧化鈉是堿,其溶液能使酚酞溶液顯示紅色,隨著鹽酸的加入紅色逐漸消失變成無色,所以此時的溶液不是堿性溶液,說明有新的物質生成,進一步說明了酸和堿發生了化學反應。(借助FLASH動畫展示氫氧化鈉與鹽酸的反應過程),其他的酸和堿也能發生類似的反應:Ca(OH)2+2HCL=Ca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②課件展示酸與堿的反應方程式,請同學們總結反應的特點,反應都生成了水和另外一種化合物(鹽),這類化學反應叫中和反應。
4、聯系生活:
理解了中和反應的概念,下面我們看幾則資料。
課件展示:(讓學生真正理解在人類的現實生活和未來生活中處處離不開化學)
①改變土壤的酸堿性
根據土壤情況,可以利用中和反應,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堿性物質,以調節土壤的酸堿性,利于植物生長。例如近年來由于空氣污染造成酸雨,導致一些地方的土壤變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長,于是人們將適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②處理工廠的廢水
工廠生產過程中的污水,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處理。例如:硫酸廠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雜質,可以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
③用于醫藥
人的胃液里含有適量鹽酸,可以幫助消化,但是如果飲食過量時,胃會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這情況下,可以遵醫囑服用某些含有堿性物質的藥物,以中和過多的胃酸。
教師引導:這些資料說明了什么(中和反應用途很廣)
5、交流與討論(P194)
6、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中和反響,簡樸認識了中和反響的原理,會寫一些中和反響的化學方程式,并認識了中和反響在生活和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7、課外作業:查資料,生活、生產中哪方面用了中和反響。
8、板書計劃
第三節酸和堿的反應
一、中和反應
1、中和反應:酸與堿作用生堿鹽和水的反應
2、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
一、教材結構和內容分析
本節內容在全章以及在整個中學化學課程中的.地位:本章開始學生初步、系統地接觸元素化合物知識,內容在化學實驗基本方法和化學物質及其變化之后。在本章和本節中,學生初步嘗試從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去探索(金屬)物質化學性質;從基本原理(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去深化對這些性質的理解,這種學習方式的過程和方法一經掌握后,可以駕輕就熟地學習后一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依據新課程理念,本著對教材結構和內容的深刻理解,我提出本節教學的目標:
1. 知識和技能目標:了解金屬和非金屬的反應,探索金屬的性質和金屬的原子結構的關系, ……此處隱藏32653個字……教學關鍵是創設恰當的情景,組織好活動與探究,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教法分析】
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和能力水平,結合教材,考慮到學生在書寫化學方程式可能會出現的錯誤(如化學式寫錯、沒配平、未標條件、箭頭使用不當或遺漏等)。本節課主要采用以學生的活動探究為主線,結合使用談話法,歸納分析法、討論法、實驗法、練習法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試一試,練一練,議一議,做一做”的教學流程中不知不覺地獲取新知識,并充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課堂效率。
【學法指導】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教會學生如何學,是教師的職責,是培養能力的關鍵。本節課我充分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他們自己去觀察、討論、分
析,培養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創新的精神。這樣做增加了學生參與機會,增強了參與意識,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思考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產生一種成功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程序】
第一步:想一想(溫故導新)
(多媒體顯示)
1、煤餅燃燒后剩下的煤渣的質量與煤餅相比有什么變化?此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嗎?你能用化學方程式把這個反應表示出來嗎?
2、P2+02 點燃 P202 這個式子能不能稱為化學方程式?怎樣才能使它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化學方程式呢?
[設計意圖]:通過想一想,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為新授知識做好鋪墊。通過想一想,把問題做為教學的出發點,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激情,從而引出——如何書寫化學方程式。
第二步:猜一猜(觀察猜想)
(多媒體顯示)1、廣告:“水變汽油,經濟收入驚人,技術轉讓,請有識之士加盟”,同學們,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呢?請談一談你的想法?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思考,得出一個化學反應不是隨隨便便發生的,而是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的,絕對不能憑空想象。
(多媒體顯示)2、教材P93圖片
猜一猜:①第一幅圖片揭示的一個化學反應是什么?左右平衡了嗎?
②第二幅圖片左右平衡了嗎?用一個什么化學方程式把它表示出來?
③第二幅圖片中的平衡,是怎樣從第一幅圖中的不平衡變化來的?
[設計意圖]:從圖片形象直觀地告訴學生,H2和0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如何配平的?讓學生既懂得了配平的原理——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又很輕松地接觸到本節課的難點——化學方程式的配平,為下一步突破教學難點埋下伏筆。
第三步:試一試(自主探究)
1、你們看到過“找錯誤”這樣的電視節目嗎?現在我們也來試試,有人說,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這樣的
P+02—P02
請同學們指出這個化學方程式的錯誤有哪些?
(學生思考回答:生成物可能不對,沒有反應條件,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2、上述的化學方程式應該怎樣改正?寫出化學方程有哪些步驟?
(先讓學生們熱烈討論,找錯誤,然后讓學生閱讀課本,歸納步驟。) 4P+502 點燃 2P205
第一步:將磷、氧氣的化學式寫在左邊。P202的化學式寫在右邊。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畫一條短線。
第二步:配平:因為左邊有兩個氧原子,右邊有四個氧原子,兩數的最小公倍數10,所以在氧氣前面配上5,在P205前面配上2。式子右邊的磷原子個數是4,左邊磷原子個數是1,因此要在P的前面配上4(適時點撥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數法)。
第三步:標明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把短線改成等號。
3、化學反應的信息是否都反應在化學方程式中了呢?
演示: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下的實驗,有氣體生成。
4、能不能在化學方程式中表示出這一信息?
(能,在氧氣下的化學式后面用向上的箭頭表示。)
演示:氫氧化鈉與硫酸銅的反應,有沉淀產生。怎樣在化學方程式中表示這一信息?
(在氫氧化銅的化學式后邊加一個向下的箭頭。)
5、是不是見氣體和固體就不加箭頭呢?請你們看書自找答案。
[設計意圖]:強化理解、鞏固練習。讓學生自主的去探索化學方程式的配平。使學生在嘗試中知道化學方程式書寫的步驟。有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第四步:練一練(講練結合)
(多媒體顯示)
1、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為什么?
①Fe+02點燃 Fe02 ②Fe+02 點燃 Fe304
2、試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鋁在氧氣中燃燒
(2)鐵在氧氣中燃燒
(3)水通電分解
(4)一氧化碳(C0)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設計意圖]:學生動手獨立完成,教師來回查看。幫助學生指點、糾正。反饋學生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上還存在什么問題。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本節重點。
第五步:議一議(小結提高)
1、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是什么?
2、書寫化學方程式時應注意什么?
(多媒體顯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口訣
1、寫 左寫反應物,右寫生成物。
2、配 寫好化學式,記得要配平。
3、注 短線改引號,條件要著明。
氣體和沉淀,箭頭要分明。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本節所學知識,師生共同小結。讓學生體會要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
第六步:做一做(課節鞏固)
1、游戲。將學生分成六組,每組領取一塊小黑板和一個塑料盒子,盒子里有各種有磁性的卡片,包括字母、數字、符號等。每個盒子里卡片都能在小黑板上拼成一個完整的化學方程式。1~4組盒子里有干擾卡片,5~6組提供反應的文字表達式。1~4組分別拼出了硫、鋁、鐵、鎂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5~6組拼出鋅與稀鹽酸反應,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設計意圖]:用游戲的方式取代傳統的紙筆練習,讓學生鍛煉眼、手、腦的協調能力,將理論學習知識搭上趣味,愉悅、競爭的載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培養合作意識。
2、教材P99:1題、3題、4題。
3、根據信息寫化學方程式
(1)汽車尾氣中含有C0、N0等有害氣體,可在用鉑、鈀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一種氣體和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一種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在宇宙飛船的火箭推進器中,常裝有液態肼(用N2H4表示)和液態雙氧水(H202),它們混合時發生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通過學生的做。反饋學生存在的問,下次上課時予以糾正。布置相應的針對性訓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