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實施方案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實施方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施方案 篇1貫徹《綱要》的幼兒園行動計劃,從學習綱要、尋找問題,制定方案直至實施方案的整個過程,我們能明顯感到,伴隨著幼兒園教育實踐模式的變革,教師的專業水平也正在不斷提高。
究其原因,在于教師專業素養所面臨的直接挑戰是來自“在行動中研究”的要求,即貫徹《綱要》的行動計劃明確要求,“在教育現場研究自身的教育行為”。
于是,這一要求帶來的直接效果是“教”和“研”的緊密結合,“教”和“研”的自覺互動,從而形成了幼兒園教研的嶄新面貌。
下面,結合《貫徹〈綱要〉行動計劃》試點園的教研活動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 幼兒園的“科研”本質上歸屬于“教研”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幼兒園除了有“教研”,又有了“科研”,且“科研”熱情遠高于教研,竟然年復一年地忙于立題、開題、結題的不斷循環之中。
值得關注的卻是,在基層園長和教師的“科研熱情”中流露出的負面情緒,園長焦灼,教師抱怨,都將課題研究看成負擔。
在此,我們驚異于這樣一對矛盾:爭取課題的熱情和不堪負擔的抱怨。
既然主動爭取了課題,但又為什么把課題的研究作為一種負擔呢?我們發現,矛盾的焦點在于幼兒園的“科研”遠離了“教研”。
那么,是什么激發了教師的科研“熱情”?又是什么抑制了教師的科研興趣?前者或許是當今教育“讓教師成為研究者”的挑戰。
后者或許是人們對“教師作為研究者”的誤解。
在認同了教師應當成為研究者以后,卻把教師這一“教育行動研究者”的研究出發點,與專職“教育理論研究者”的研究宗旨混同了。
實踐便基于這樣一種理解:科研不是教研,前者是教育科學研究,其科學性在于揭示規律性的東西,追求普遍性、一般性和可推廣性;后者是日常教學研究,其日常性在于強調規范性的東西,追求時效性、操作性和例行性。
因此“研究”便脫離了教育現場, “研究”的可以不是自己的教育行為,“研究”的出發點也不在于“解決自己實踐中的問題”。
而同時,因為有了“科研”,“教研”也就“教”而不“研”了。
就這個問題,《貫徹〈綱要〉行動計劃》項目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項目從開題就給出了明確的定位:本項目“既是一項課題研究,又是一種工作推進”。
這意味著《綱要》所倡導的教育理念如何轉化為教育實踐的方法和策略必須研究,同時,研究又必須在日常工作中開展,工作也必須在研究中推進。
因此,試點園從制定方案開始就在端正研究的立場,要求研究必須從本園教育工作的問題入手,不必在日常教育工作之外另起爐灶,要改 “對上負責”到“對己負責”,從追求課題研究的成果到注重教育實踐的過程。
因此,教師在進行日常工作時不能忘記自己是研究者而用心于思考,在研究某個專題時也不能忘記自己是個一線教師而旨在改善教育行為。
這時,“作為研究者的教師”必然會將“教”和“研”緊密結合,幼兒園的“教研”和“科研”自然也就不再分家了。
教師不必在教學以外的業余時間搞科研,也無所謂占用教學時間來搞科研,因為科研就是日常的教研,教師既有熱情也感興趣,從而既滿足了當前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滿足了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二、 通過“教研”喚醒教師的專業主體意識
雖然通過〈綱要〉的集體培訓,所有的教師都知道當今教育倡導哪些理念,通過集中學習也理解了這些理念的實際意義,但是如何用所獲得理論和觀點來指導自己的實踐仍是一片茫然。
因為,這些從培訓中獲得的理論和觀點,還停留于外在的知識狀態,拿著這些知識去套實踐,充其量對寫教育文章和點評教育活動有用,對指導行為卻極其牽強。
難怪有教師發急了:“說起來輕巧,讓專家自己來做做看”。
因為他們認為,這些理論和觀點是專家提出來要他們去做的。
教師之所以有這種想法,歸因于以往的一種習慣性思維,即認為專家是理論的創造者,而教師只是將現成的理論付之行動的實踐者。
也歸咎于缺乏研究內涵的傳統教研,即只有標準化的教學示范,沒有問題性的教學反思,只重教師整體普遍的教育行動,不重教師個體特殊的教育行為。
業務學習便出現兩種情況,要么形式化到讀文章聽報告,空談道理走過場,要么實用化到一味追求對教育理論或權威指示的精確性領會,研討如何忠實地執行之。
顯然,無論哪一種情況,養就了教師習慣于依賴一種標準化的確定性的東西,期待著一種拿來就能用的程序性的東西,久而久之,教師只會照著做、跟著做,不會自己想著做,喪失的終究是自己的專業自主性。
看來,發展教師的專業自主性意味著要找回教師的專業責任、專業自信,喚醒教師在教研中的主體意識,而這首先就表現為個體的參與性,沒有個體強烈的參與意識就談不上專業自主。
新教研觀將教研定位在“教學”和“研究”的統一性上,那么教研就應當成為教師自省教育行為,發現教育問題,改善教育實踐的平臺。
其中,“教學反思”便是這一平臺上展示的最主要的教研行為方式。
《行動計劃》要求每個教師都要參與行動,而不決不停留在少數教師的實驗班中,每個教師都要對自己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教育行為進行反思,當每個教師都能從自己的教育行為中發現問題并意欲對將要發生的教育行為進行調整時,她才找到了自我,教師的主體意識才被喚醒。
因此,教研不只是一種集體統一性行動,更是一種個體情景性行為。
我們看到了大量來自試點園教師個人的“教例分析”、“觀察紀錄”、“教養日記”、“教學手記”、“兒童行為解讀”、“隨筆”等敘事性的、反思性的自我行為描述,都是教師以自己個人的方式在表達教學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在這些個人性質的教研成果中,充滿了教師們的教育智慧,我們發現,她們對實踐的思考不乏教育理論和觀點的支撐,不少教師在用專家的理論反思自己行為的時候,有著自己特殊的理解和把握,她們在提出某些教育策略的時候,也已經用自己的實踐驗證并重構了某些教育觀點,甚至還在創造著自己的實踐理論。
事實上,一旦教師從自己邊敘述邊反思的文字中看到自己行為的意義時,她們的主體地位已被確證,她們的教育責任、研究自信也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
三、 “教研”是合作研究、互動學習的共同體
當然,教研活動終究是一種組織行為,即使是那些個人性質的教研行為也是在組織背景中產生的,因為教研組(不論是幼兒園的大教研組、年齡班教研組,還是幼兒園以外的中心教研組)營造了這樣一種教研的氛圍,使一組教師在一 ……此處隱藏4565個字……我鎮農產品安全監管力度,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結合我鎮實際,現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檢測工作承擔單位
鎮農林水辦公室負責全鎮農產品生產環節檢測監管工作;清溪工商分局負責全鎮農貿市場、超市農產品流通環節的檢測監管工作;鎮獸醫站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組和清溪動物衛生監督分所具體承擔全鎮蔬菜生產基地、水果種植基地的蔬菜、水果農藥殘留檢測工作,生豬養殖場和鎮食品公司屠宰場的畜禽獸藥殘留的檢測工作和對全鎮農貿市場、超市農產品農藥殘留的抽檢工作;全鎮各經營農產品的農貿市場及超市應建立蔬菜、水果農殘檢測室(點),負責對入場銷售的蔬菜、水果進行農藥殘留檢測。
二、檢測對象、品種和范圍
1、對全鎮范圍內生產基地上市前和市場上銷售的蔬菜產品進行農藥殘留定性檢測。檢測品種以葉菜類蔬菜為主,適當抽取豆類、根莖類、瓜果類及其他品種。檢測范圍包括全鎮范圍內的生產基地、經營農產品的農貿市場、批發市場和超市等。
2、對全鎮范圍內生豬的例行抽檢工作和上級部門安排的檢測工作。檢測項目為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等。檢測范圍包括全鎮范圍內的生豬養殖場(含非法養殖場)及鎮食品公司屠宰場。
三、檢測的任務和要求
(一)生豬的檢測任務和要求
1、基本任務
外調的生豬必須是供莞基地的生豬,每日進行抽樣工作,并按任務要求均勻分配每日檢測數量。生豬藥物殘留檢測實行天天檢、車車檢、批批檢。生豬藥物殘留檢測樣本數為(試紙法檢測):
鹽酸克倫特羅:屠宰場每天15份,全年不少于5500份。
萊克多巴胺:屠宰場每天7份,全年不少于2560份。
2、抽檢結果的報送
生豬速測結果應在次日上午10時前通過檢測監控信息系統完成數據錄入并上傳至農檢所。同時,化驗員應將結果及時向獸醫站(副)站長匯報,并出示化驗結果報告書。
對檢測結果合格的,由獸醫站(副)站長會同食品公司當班的負責人,對被抽檢的該批次生豬準以屠宰。
對檢測結果不合格的不準屠宰,同時獸醫站(副)站長應迅速將抽檢不合格豬只的數量、來源產地、生豬商販名單向農林水辦匯報。
農林水辦主任(或分管副主任)召集農林水辦工作人員、獸醫站工作人員和食品公司負責人到屠宰場現場處理不合格生豬或生豬產品。
3、檢測不合格的生豬來源的追查
對檢測不合格的生豬,應核查耳標號碼、檢疫合格證明的號碼及發證單位、簽發檢疫證的檢疫員姓名、畜主(生豬商販)的姓名,向畜主(生豬商販)詢問生豬購入來源,并將這些資料報告市獸藥與飼料監察所。對來自本鎮的生豬,由農林水辦會同獸醫站并實施跟蹤檢查,待復檢合格方允許出欄。
對來自本市其他鎮區或外市的.生豬,由獸醫站向市獸藥與飼料監察所報告,交由市獸監所做出處理。
4、檢測結果不合格的生豬及其產品的處理
對經檢測不合格的生豬及其產品應予以無害化處理,不準屠宰、銷售,也不準讓畜主自行拉走,確保不合格的生豬及其產品不流入市場。對抽檢不合格的同群豬(來自同一個養殖場)也須進行無害化處理。在處理前,應提醒畜主可提出對同群豬進行全面檢測的請求,但有關費用由畜主承擔;檢測合格的可予以屠宰,檢測不合格的要進行無害化處理。無害化處理可在農林水辦和獸醫站人員監督下,由畜主自行進行,也可由畜主委托獸醫站代為處理,但畜主應簽立書面委托處理書。若畜主既不同意自行處理又不同意委托處理時,由農林水辦和獸醫站2名以上執法人員依官方取樣程序取樣后,交由市獸醫飼料監察所對豬只進行強行無害化處理。
(二)蔬菜、水果農藥殘留檢測任務和要求
1、基本任務
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組任務:
加強對蔬菜生產基地檢測數量,確保本地生產蔬菜的安全;加強對全鎮轄區內的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有經營蔬菜水果的超市等的抽檢力度,杜絕不合格蔬菜、水果流入市場,走入餐桌;加強對全鎮轄區內的重點酒樓(昌明、天天漁村、怡香閣、怡香食府等),以及機關單位、中小學校、幼兒園開辦的飯堂所購買的蔬菜進行抽檢,對抽檢不合格的應將結果抄送被抽檢單位的主管部門。
經營農產品的農貿市場、超市的任務:
蔬菜、水果農藥殘留檢測樣本數每單位每月不少于250個,全年不少于3000個。
2、工作職責
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組主要工作職責:
負責對全鎮范圍內蔬菜生產基地蔬菜產品質量安全進行監督檢測,對檢測不合格樣品要發出延期上市通知,追查用藥情況,對生產者進行宣傳教育,并監督整改。
負責全鎮范圍內蔬菜生產者安全生產宣傳指導及監督,確保不出現因食用殘留農藥蔬菜中毒事件。
檢測結果要及時存檔,按時報送檢測報表。
每月一次到全鎮范圍內銷售農藥的農藥店檢查,如有發現銷售違禁農藥、假冒農藥、過期農藥,馬上通知鎮農林水辦及有關部門處理。
經營農產品的農貿市場、超市農藥殘留檢測室(點)的工作職責:
對檢測不合格的蔬菜水果一律不準進入市場銷售,應自行銷毀,該單位負責人要馬上將不合格的蔬菜或水果的貨主(或種植者)的姓名、來源地、數量報告鎮獸醫站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組。
3、檢測結果的報送
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組每日將檢測結果通過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控信息系統上報市農檢所。其中,蔬菜使用RP410聯機檢測的,檢測結果實時上傳;使用PR3000、酶標儀等儀器進行檢測的,應在當天下午15時前通過檢測監控信息系統完成數據錄入并上傳至市農檢所。
經營農產品的農貿市場、超市的檢測室應在每天上午12時前,將當天的檢測結果傳真或電郵至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組辦公室。
4、檢測不合格的蔬菜、水果來源的追查及處理
本鎮大田檢測含有禁用農藥的蔬菜、水果,必須進行銷毀處理;對檢測出農藥殘留量超標的蔬菜、水果,要發出延期上市的通知,并實施跟蹤檢查。
農批市場、農貿市場、超市檢測出農藥殘留量超標的蔬菜、水果,各檢測單位應當場予以銷毀,所有銷毀費用由貨主承擔同時各檢測單位要追問貨主本批次蔬菜水果的產地來源,并報告鎮獸醫站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組。
鎮獸醫站(副)站長將檢測不合格的蔬菜、水果的產地來源報告農林水辦。產地屬本鎮的,由農林水辦會同鎮農產品檢測組按第一款處理,產地屬本鎮以外地區的,由農林水辦報告市農業局,交由市農業局處理。
四、工作要求
1、為確保檢測結果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可比性,各檢測單位應按照有關抽樣程序和檢測標準嚴格開展檢測工作,抽樣地點及品種應具代表性,采樣地點、采樣時間應相對固定,采樣品種及數量應相對穩定。
2、被確定的抽樣單位不得拒絕抽樣,否則其產品視同不合格產品處理。
3、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組應逐步推行使用酶標儀等檢測容量大、準確度更高的檢測設備,進一步完善檢測手段,提高檢測效能。同時,要注意加強對各類檢測設備和儀器的維護,按規定做好儀器檢定工作,確保檢測結果準確。